|
表 1 |
煤质分析结果 |
|
|
||||
|
|
|
|
|
|
|||
项目 |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
|
|
项目 |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
|||
|
|
|
|
|
|
|
|
|
M t / % |
19 . 30 |
13 . 0 |
|
|
SiO 2 / % |
53 . 02 |
54 . 53 |
|
M ad / % |
2 . 76 |
9 . 72 |
|
|
Al 2 O 3 / % |
30 . 16 |
19 . 08 |
|
A ar / % |
17 . 62 |
19 . 21 |
|
|
Fe 2 O 3 / % |
8 . 60 |
8 . 56 |
|
V daf / % |
38 . 92 |
37 . 53 |
|
|
CaO / % |
3 . 06 |
6 . 04 |
|
C ar / % |
46 . 20 |
53 . 00 |
|
|
MgO / % |
0 . 71 |
1 . 86 |
|
H ar / % |
3 . 59 |
3 . 07 |
|
|
Na 2 O / % |
0 . 80 |
1 . 05 |
|
N ar / % |
0 . 56 |
0 . 58 |
|
|
K 2 O / % |
0 . 55 |
1 . 27 |
|
O ar / % |
12 . 03 |
10 . 62 |
|
|
TiO 2 / % |
1 . 19 |
1 . 21 |
|
S t , ar / % |
0 . 70 |
0 . 52 |
|
|
SO 3 / % |
1 . 65 |
5 . 35 |
|
Q net , ar / |
17 . 2 |
19 . 24 |
|
|
MnO 2 / % |
0 . 009 |
0 . 067 |
|
MJ·kg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因此在除尘器选型时需特别关注烟气量大所造成的影响,如选用电除尘器则其比集尘面积需较平原地区更大; 如选用电袋复合除尘器,则滤袋数量较 平原地区也相应增加 。 高海拔地区的除尘器为_除尘效率,应增加比集尘面积,烟气流量按照低
气压修正后,当时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限值为 30 mg / m 3 时,比集尘面积不小于 110 m 2 / ( m 3 / s ) ,当电除尘器出口烟尘浓度限值为 20 mg / m 3 时,比集尘 面积不小于 130 m 2 / ( m 3 / s ) [ 2 ] 。
西宁电厂除尘器采用单列配置,每台炉配 1 台 _ 容量的除尘器,相当于单台 1 000 MW 等级机组的除尘器。
( 2 ) 高海拔地区由于空气稀薄,气压低,使得空气间隙的放电电压下降,导致除尘电场的起晕电压和击穿电压都随着降低,_易产生强烈的火花放 电 。 强烈的火花发电对_板 、 _线具有_的清灰作用,可使被捕集的粉尘重返气流,引起二次飞 [ 4 ] 扬 。 高海拔地区的电除尘器应通过合理配置_距和阴_线的形式 、 齿形 、 齿距等,达到减小电晕电流,削弱火花发电的强度,提高电场场强的目的 。
( 3 ) 合理配置除尘器高压电源的控制,实现较高的工作电压及合理的火花率,从而提高除尘器效率 。 同时为_,高压电源可优先选用高频电源 。 海拔高度高于 1 000 m 时,按 GB / 3859 . 2 的规 定做相应修正 。 在海拔_过 1 000 m 的地点运行 应降额使用设备容量 。
( 4 ) 电气设备的外绝缘应按不同海拔高度予以补偿,增加绝缘,确保安全运行 。 高频电源变压器为油浸式,外部绝缘按海拔 1 000 m 以上时,以每上升 100 m 为_,每级加大空气间隙 1% 进行设计,加大沿面泄露距离与对地放电距离,加大套管间与套管对地部件的空气间隙尺寸,以克服空气稀薄 、 气压低对变压器外绝缘的稳定性所造成的影响 。 同时考虑海拔高度对变压器散热的影响 。 海拔高于 1 000 m 时,空气冷却( 自然对流或强迫) 效率降低, [ 6 ] , 温升增加 对变压器散热有_的影响 。
( 5 ) 火电厂电除尘器及其附属设备的运行 、 维 护和管理应满足 《 燃煤电厂电除尘器运行维护导则 》 ( DL / T 461 - 2004 ) 的要求 。 高海拔地区的电除尘器进行冷态空载升压试验时,需进行大气压力修正 。 修正方法: 当海拔高于 1 000 m 时,海拔高度高 , [ 7 ] 升高 100 m 时输出二次电压值允许降低 1% 。
3 、 除尘器方案:
3 . 1、 旋转电_式电除尘器:
方案一为每台炉配 1 台 3 室 5 电场静电除尘器,第五( 末) 电场采用旋转电_,全部电场采用高 频电源 。 旋转电_式电除尘器收尘机理与常规电除尘器相同,由前级固定电_电场( 常规电场) 和后级旋转电_电场组成 。 旋转电_电场中阳_部分采用回转的阳_板和旋转的清灰刷 。 附着于回转阳_板上的粉尘在尚未达到形成反电晕的厚度时,_被布置在非电场区的旋转清灰刷__,因而不会产生反电晕现象且无二次扬尘,显著提高电除尘器的
|
|
[ 8 ] |
。 旋转电_式电除 |
|
除尘效率,降低粉尘排放浓度 |
||||
尘器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2 。 |
|
|
||
表 2 |
旋转电_式电除尘器选型参数 |
|||
|
|
|
|
|
项 |
目 |
|
内 |
容 |
|
|
|
|
|
除尘效率 / % |
|
|
≥99 . 925 |
|
本体阻力 / Pa |
|
|
≤245 |
|
本体漏风率 / % |
|
|
≤2 |
|
外形尺寸 / m × m × m |
|
32 × 50 . 64 × 35 |
||
有效断面积 / m 2 |
|
|
1 × 738 |
|
长 / 高比 |
|
|
1 . 2 |
|
室数 / 电场数 / 个 · 个 - 1 |
|
3 /5 |
|
|
比集尘面积 / m 2 · ( m 3 ·s ) - 1 |
|
122 . 74 |
||
驱进速度 / cm·s - 1 |
|
6 . 61 |
|
烟气流速 / m·s - 1 |
|
|
0 . 94 |
|
总集尘面积 / m 2 |
|
前四电场 66 420 ; 末级电场 12 600 |
||
同_间距 / mm |
|
前四电场 400 ; 末级电场 460 |
||
_配型式 |
|
前四电场 480C + RSB 芒刺线 |
||
|
末级电场旋转阳_板 + RSB 线 |
|||
|
|
|||
整流变台数 / 台 |
|
|
15 |
|
运行功率消耗 / kW |
|
664 |
|
|
|
|
|
|
|
3 . 2 、 电袋复合除尘器:
方案二为每台炉配 1 台 3 室电袋复合除尘器,前面设置 2 个电场区,后设置 3 个布袋除尘区。电袋复合除尘器将电除尘与布袋除尘有机结合,在原有电除尘器的下游加一台袋式除尘器,来捕集电除尘器未能捕集的微细烟尘,使排放浓度能满足_环保排放标准的要求 。其主要技术参数见表 3。
4、 方案对比:
4 . 1、 技术比较:
根据煤质分析及灰成分分析对粉尘的收尘特性进行定性判断的方法—除尘指数判别法,其判别分析结构如表 4。
|
项目 |
判别指标 / % |
设计和校核煤 / % |
收尘性能 |
|
|
|
|
|
|
低温除 |
容易: ≥3 |
1 . 51 ( 设计) |
|
|
尚可: 1 ~ 3 |
尚可 |
||
|
尘指数 |
2 . 91 ( 校核) |
||
|
难收尘: ≤1 |
|
||
|
|
|
|
|
低 |
|
容易: ≥1 |
|
|
温 |
燃煤 |
0 . 70 ( 设计) |
|
|
尚可: 0 . 1 ~ 1 |
尚可 |
|||
性 |
硫分 |
0 . 52 ( 校核) |
||
难收尘: ≤0 . 1 |
|
|||
能 |
|
|
|
|
|
|
|
|
|
|
煤灰 |
容易: ≥1 |
0 . 80 ( 设计) |
|
|
尚可: 0 . 1 ~ 1 |
尚可 |
||
|
Na 2 O |
1 . 05 校核) |
||
|
难收尘: ≤0 . 1 |
|
||
|
|
|
|
|
|
|
|
|
|
|
高温除 |
容易: ≤15 |
17 . 15 ( 设计) |
|
|
尚可: 15 ~ 40 |
尚可 |
||
高 |
尘指数 |
17 . 89 ( 校核) |
||
|
|
|||
|
难收尘: > 40 |
|
||
温 |
|
|
|
|
|
|
|
|
|
性 |
|
容易: < 85 |
|
|
能 |
SiO 2 + |
83 . 18 ( 设计) |
|
|
尚可: < 90 |
容易 |
|||
|
Al 2 O 3 |
73 . 61 ( 校核) |
||
|
难收尘: > 90 |
|
||
|
|
|
|
|
|
|
|
|
|
从表 4 可知,设计煤种和校核煤种的飞灰化学成分适合使用静电除尘器除尘。比电阻处于“能用静电除尘器具有_的运行范围,适合静电除尘器运行的粉尘”。
方案一电除尘器缺点: 煤种、飞灰成分变化对除尘效率有_影响,占地面积较大。方案二电袋复合除尘器缺点: 阻力大; 对烟气温度、烟气成分较敏感; 旧滤袋无法达到资源化利用,造成二次污染。
表 5 技术特点比较
项 |
目 |
方案一 |
方案二 |
|
|
|
|
除尘效率 / % |
≥99 . 925 |
≥99 . 925 |
|
平均压力损失 / Pa |
200 ~ 300 Pa |
< 1 000 Pa |
|
_终压力损失 / Pa |
200 ~ 300 Pa |
< 1 200 Pa |
|
引风机压力 / Pa |
8 866 |
9 946 |
|
引风机轴功率 / kW |
5 530 |
6 220 |
运行管理 |
较简单 |
较复杂 |
运行可靠性 |
高 |
若滤袋破损, |
效率急剧下降 |
||
|
|
|
维护工作 |
维护简便 |
维护工作量大 |
运行影响因素 |
煤种 、 飞灰成分等 |
烟气温度 、 烟气成分等 |
4 . 2 、 经济性比较:
除尘设备的费用包括设备费用、年平均运行费用( 含电耗费用、维护费用) 。通常以除尘器设备的设备费用和寿命期内的年平均运行费用作经济性比较。旋转_板式电除尘器的电力消耗主要为引风机、高压整流设备等的功耗,电袋复合除尘器的电力消耗主要为引风机、高压整流设备、空压机及冷冻干燥机等的功耗。电费按 0. 4 元 / ( kW·h) ,运行时间按 7 500 h / a 计。
除尘器设计寿命按 30 a 计,电除尘器其易损件寿命按 1 ~ 2 个大修周期( 平均约 6 ~ 10 a) 计,易损件每 10 a 的更换费用按电除尘器设备费用 20% 计。电袋复合除尘器中的滤袋寿命按 4 a,笼骨、脉冲阀寿命按 10 a 计。两种方案的经济性比较见表 6。
表 6 设备费用及年运行费用
项 |
目 |
方案一 |
方案二 |
|
|
|
|
设备费用 / 万元 |
|
2 840 |
2 875 |
导致引风机的功率消耗 / kW |
247 |
822 |
|
空压机功率消耗 / kW |
0 |
132 |
|
冷冻干燥机功率消耗 / kW |
0 |
8 |
|
除尘器运行功率消耗 / kW |
664 |
210 |
|
年电耗费用小计 / 万元 |
273 |
352 |
|
易损件的更换费用 / 万元 |
120 |
35 |
|
滤袋 、 笼骨的更换费用 / 万元 |
0 |
230 |
|
年平均运行费用合计 / 万元 |
393 |
617 |
|
|
|
|
|
从表 6 可见,方案一的设备费用低 、 电耗小,年平均检修 、 维护费用低,实现了节能减排 。 旋转电_电除尘器年平均运行费用较电袋复合除尘器可节约224 万元,运行经济性较好。
5、 结语:
( 1 ) 西宁电厂地处高海拔地区,对除尘器的选型有特殊要求 。 高海拔地区烟气量大,除尘器应增加比集尘面积 。 高海拔地区_易产生强烈的火花放电,引起二次扬尘,应合理配置_距和阴_线的形式 、 齿形 、 齿距 。 高海拔地区的电气设备选型及运行维护应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大气压力的修正 。
( 2 ) 两种方案都能满足除尘器出口含尘浓度 ≤20 mg / m3 的要求。旋转电_电除尘器运行阻力小,运行管理简单,对烟温的变化承受能力强,维护简便,无二次污染,但占地面积大,一旦煤质变化大,则无法_排放标准。电袋复合除尘器占地面积小,
适应变化煤种,但运行阻力大,引风机的压头升高,轴功率增大,运行管理复杂,二次污染较严重,若袋子一旦破损,则运行效率急剧下降 。
( 3 ) 经济比较可知,旋转电_电除尘器年平均运行费用较电袋复合除尘器可节约 224 万元,运行经济性较好,实现了节能减排 。
( 4 ) 西宁电厂为新建工程,建设场地不受限制,煤质较稳定,推荐选用旋转电_( _末级电场) 电除尘器配高频电源方案 。